• Index
  • 校園新聞
  • 以感恩的心 回顧逢甲的傳承與新發 財稅系系主任 賴炎卿
deco

以感恩的心 回顧逢甲的傳承與新發 財稅系系主任 賴炎卿

2002.11.14

deco

民國62年考入財稅系,初到逢甲,記憶中,操場上黃土飛揚;校園內,新種苗樹都裹著稻草,唯有榕榕道稍有林相。西屯路尚未舖柏油,公車走文華路的時代,對於一個離鄉背井的逐夢人而言,這種陌生與荒涼的景象,很難想像能使大學美夢成真。 初入財稅系,對這個系實在也沒有什麼概念,但看到學長們高、普考的榜單,長長一串,占滿整個公佈欄,開始有成為這個系的一員而感到驕傲的感覺。當時,系際合唱比賽的榮譽是逢甲人的共同追求目標(類似現在的拔河比賽),大一那年,參加系際合唱比賽,獲得全校第二名,擔任指揮的學長在獲知名次後,當場落淚,因為他追求的是第一,我們也感受到這份激情,體驗到財稅系的融合與團結。 大學四年中,操場黃土依然飛揚,樹木則日益茂盛,學子也逐日成熟。那個年代,沒有網咖與卡拉OK,西南電影院只要花五元,就能滿足對情意的飢渴;多采多姿的社團活動,也讓我們青春不留白。在南湖大山圈谷躲冰泡,在中央尖山上仰天長喝,對我而言,是記憶不是夢想;古箏社更讓我習得技藝,交遊四方,潤我一生。我也跟隨學長的腳步,以圖書館為家,考上預官、考上研究所,開創另一個人生的旅程,走過後,才細數歲月不留白。 擔任秘書室秘書的三年多期間,正逢從廖前校長英鳴交棒給楊前校長濬中的三年,這是逢甲發展史上非常關鍵的三年。在廖校長的時代,很多優秀的學者,都是受廖校長以三顧茅廬的誠意感召來校任教,學校建設也難免要動用人情。在廖前校長交棒的時候,曾多次宣示,逢甲要走得更長遠,制度化的建立是絕對必要的。楊校長接任後,啣此使命,朝建立制度化努力。當然,制度化的過程中難免要面對挑戰,楊前校長一一克服考驗,帶領逢甲邁向另一個發展的階段。 黃校長任職期間,適逢我在國外。有次回國,看到校園整修,步道乾淨清爽,深慶學校格局展現新相。民國86年返校服務,擔任通識教學組主任,在人言大樓辦公。走進這棟大樓,第一個感受是,讓我想起在秘書室工作期間,為興建這棟大樓草擬募款DM的情形。第一次開募款會,就有多位同仁當場認捐十萬元響應(記得第一個響應的人是當時交管系的艾嘉銘老師);在我出國期間,也聽聞廖前校長以八十多歲的高齡,帶領著募款團隊,全省走透透,每年還要到海外走一趟,為逢甲的新地標盡心力;當然,也必定有許許多多人的共同努力與心力投入,才有這棟大樓的建成。 近五年來,在劉校長的帶領下,逢甲朝資訊化、多元化、精緻化努力邁進,軟硬體建設的成長,辦學績效的提升,成就有目共睹。水湳機場的遷建,不只圓了眾多逢甲人的夢,也必定會將逢甲推向更高層次的舞台。只是,要能真正圓夢,劉校長帶領的團隊,所盡的心力,所有逢甲人不應不知。今年國慶,校長帶領逢甲團隊參加台中市政府升旗典禮,其目的也是要做好與市府的互動,在水湳機場遷建後,能為逢甲爭得更多的發展空間。我們看到了為此小細節的費心,也應意識到對整體遷建工程,這個團隊為逢甲爭取利益的努力,何其千百倍於此! 逢甲的成功,建立在傳承與新發的基礎上。高重建人信的正確辦學理念,經廖前校長的傳承,建立逢甲發展的基礎;在高副董事長承恕以及董事會的配合支持下,接任的幾任校長,也都在既有基礎上,多所建樹,展現逢甲新發的氣象。作為逢甲人的一員,在這裡度過近三十年的黃金歲月,逢甲如同自己的家園,能看到這個家園日益茁壯,為此感到無限欣慶。在校慶前夕,謹將所見所思,撰文抒發,以感恩的心,向為這個家園奉獻心力的人,致上最高的敬意。 為了讓畢業系友更瞭解母校的發展,財稅系已經將每年十二月的第二個禮拜六訂為「財稅日」。在這一天,廣邀畢業系友返校舉辦「各班的同學會」與「系友大會」,除了讓大家追憶舊夢,也要向系友報告母校、母系的發展。歡迎財稅系的學長學姐,踴躍返校參加今年12月14日的「班同學會」與「系友會」。為利安排空間與活動,請與系辦公室聯繫。(本文作者為財稅系66年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