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1.12.13
【建築系訊】如何讓一個老舊都市空間再生與保存文化資產,已是世界許多知名城市積極推動的目標。台中市政府為了使位於市區內已廢棄的台中舊酒廠能夠重生,特委託本校建築系就酒廠舊址的保存與整體再發展進行規劃,建築系於十一月三十日的期末簡報提出兩方案:一則規劃為「產業文化特定專用區」、或規劃為「公園多目標使用」。市府目前傾向發展「產業文化特定專用區」,並擬納入刻正辦理的「火車站特定專用區」計畫辦理。
位於本市南區復興路上的台中酒廠,面積共六點一八八公頃,興建於日治時期,距今已有八十多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酒廠;但自酒廠於八十七年遷至台中工業區後,該址就成為閒置空間。八十九年行政院文建會於現場會勘,認為廠內多棟建築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廠區再發展應兼顧文化保存與土地使用機能,因此市府特於今年一月委託本校建築系辦理舊酒廠保存與整體再發展規劃。在建築系李素馨主任主持之下,規劃團隊包括建築系蘇智鋒、蕭森、柯純融、都計系謝政穎等多位老師,以及研究生、專任助理共同參與,並曾召開多場居民與專家座談會,以及舉辦問卷調查,綜合各方意見。
依據「產業文化特定專用區」的規劃方式,台中酒廠舊址的土地使用將以產業文化、藝文展演為主,提供休閒、娛樂、餐飲服務及購物環境,並保留七號倉庫、鍋爐室(機械工廠)、禮堂(食堂)、米酒半製品儲酒庫、酒類原料倉庫、米酒釀造工廠等六棟建築保存再利用;新建築物風貌也應與保存之原建築相融合,另外並提撥一定比例面積回饋地方里民使用。
建築系李素馨主任表示,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早期建築逐漸成為廢棄不用的閒置空間,但是這些建築物本身往往具有藝術或文化資產的價值,因此如何達到文化保存與使用機能兼顧的活化計畫,已成為當今空間設計與發展的重要議題。國外已有許多空間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如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更新、日本的惠比壽工廠舊址再造及札晃酒廠保存再利用,都可作為我國閒置空間保存與整體再發展的借鏡。她期許台中酒廠舊址藉由整體再發展的規劃設計後,再現新生命,成為台中市的文化休閒新地標。
台中舊酒廠風貌與古意盎然的酒甕。(照片/建築系提供)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