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10.11.01
【校園記者黃晴筠】在鑼鼓喧天中,兩廣醒獅團沿著民俗廣場,分送喜氣,一路舞到榕榕大道梅花樁前,10 月 25 日午後四時為校慶第一週活動拉開序幕,一直延續到晚上十時,引燃著師生與社區民眾的熱情,使逢甲的夜空瀰漫著鄉野氣息。
兩廣醒獅團以靈活的肢體語言配合強弱分明的節奏感,緊緊抓住觀眾的心,熱鬧氣氛渲染整個校園。在晚霞的餘光中,舞獅的驚險動作震撼了每個觀眾的情緒。高低不一的梅花樁,是全場的焦點,隨著觀眾的驚呼聲與掌聲,逢甲四十周年校慶活動正式展開。
兩旁的民俗廣場是活動的另一個主題,除了有吃、有喝,還有童玩區,彷彿回到時光隧道。當場還有教人製作風箏,現場擠滿大人與小孩,儼然是親子娛樂區;陶笛的現場吹奏,也吸引不少群眾圍觀。
夜幕低垂,歌仔戲、布袋戲和電影掀起另一高潮。由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在1931 年所創設的「亦宛然」布袋戲團,足跡遍及四大洲,弘揚布袋戲的精緻藝術;當晚「亦宛然」帶來了〈武松打虎〉和〈火雲洞〉劇碼,趣味對白和靈巧動作,吸引不少觀眾的目光。
歌仔戲台前聚集了最多的人潮。從電視到國家劇院,「黃香蓮歌仔戲」好評如潮,也是國寶級的文化團體,〈情牽萬里-樊江關〉是描述樊梨花和薛丁山的民間故事,演員的俊美扮相和扎實唱腔博得滿堂喝采,台下如痴如醉。
圖書館前的「風華電影院」,第一週播放〈蚵女〉,描寫六十年代台灣的社會和少女的愛情,這是台灣首部自製的彩色電影,也獲得亞洲最佳影片。隨著劇中情節,觀眾彷彿回到六十年代,也讓夜晚展現不同的時代風華。
逢甲校慶第一週緊扣著「孕育」的主題,以多樣的活動回顧逢甲在北屯校區期間所締造的鄉野傳奇。
鄉野傳奇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