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之生 花之華四十校慶企劃出爐

deco

蛹之生 花之華四十校慶企劃出爐

2001.10.11

【本報訊】本校四十週年校慶在即,各單位正緊鑼密鼓籌畫各項活動,期待為逢甲的四十生辰盡展風華。本屆校慶籌備委員會的企劃組在海訓班林賢龍主任的召集帶領之下,整合各單位的節目與資源,精心籌畫完成整體企劃案,內容精彩多元,必將令校內外人士耳目一新,大開眼界。
四十風華—校慶活動之設計與排程,原則上是以校慶日(11月15日)為主,往前推四週,每個星期設一個主題,以四個主題來分別代表從1961年創校至今,四個年代情懷與逢甲所蘊含的精神。
第一週 60年代—孕育的逢甲(10月22日至28日)
60年代是逢甲孕育與重建的年代。這段時期的逢甲,創校始於大坑觀音山,乃至暫借北屯國小,終於西屯現址重建,奠立一個百年樹人的基石。這如史詩般的孕育過程,宛如蝴蝶在尋找它下卵的最佳位置,也創造了滄海桑田般的鄉野傳奇。本週將有「你會不會--唱校歌」、以歌仔戲、布袋戲、醒獅團、民俗童玩所組成的「鄉野傳奇」活動。
第二週 70年代—成長的逢甲(10月29日至11月4日)
70年代是吉他與校園民歌低迴的年代,在台中西屯的一隅,卻是逢甲工商學院默默成長的年代。隨著教學與行政單位的增設,學校體質逐建增強。本週除了以復古式的民歌演唱來述說這段成長的青澀年代外,更承續第一週「唱校歌」活動的風格,利用「逢甲二三事」的活動,為全校師生追述逢甲古往今來的成長歷史。
第三週 80年代-蛻變的逢甲(11月5日至11日)
80年代,對逢甲而言是個蛻變的年代;正如蝴蝶蛹一般,看起來是靜止不動,其實在體內不斷進行體質的大革命,首先要改變幼蟲時代的構造,接著重新組合體質,形成蝴蝶的構造,當體質的改造完成以後,就會破蛹而出。80年代初期,逢甲從工商學院改制成綜合大學--逢甲大學,揭示了蛻變宣言。而過去近二十年孕育、成長的逢甲校友畢業日眾,也逐漸在台灣與世界各地蛻變、茁壯,在政經工商各領域嶄露頭角。因此,這個星期將以校友週做為定位,以傑出校友選拔與講座等系列活動,在11月10日的「逢甲人」日中達到高潮。
第四週 90年代-羽化成蝶的逢甲(11月12日至18日)
90年代的逢甲,「制度新備、人才匯聚、聲譽日隆、羽翅漸豐」。這階段,先後歷經楊濬中、黃鎮台、劉安之教授等三位校長,使本校在規章制度的建立完備、師資結構改善、校園景觀規劃工程、落實校園人文氣息與關懷、e 化校園結構、拓展國際視野等方面,均有長足之進展。本週之活動也著重在營造歡欣鼓舞的氣息,期使校慶相關活動在11月15日之校慶日當天達到最高潮,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