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九份二山堰塞湖模型試驗 攔阻土石流 發揮大功能
deco

九份二山堰塞湖模型試驗 攔阻土石流 發揮大功能

2001.09.21

deco

【本報訊】南投縣國姓鄉一帶受九二一大地震影響,大面積岩層破裂坍塌,南港溪上游支流韭菜湖溪及澀子坑溪被崩塌土石阻斷而形成堰塞湖。由於堰塞湖多由疏鬆的崩積土體所形成,當土壤孔隙水分達到飽和,或堰塞湖水位超過溢道安全輸送值時,便可能潰決,儼然一處隨時可能引爆的不定時炸彈,對下游地區造成嚴重威脅。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於去年委託本校規劃九份二山水工模型試驗,水土所的連惠邦老師率研究生張君宇、林秉賢等人,採用水平比例尺150及垂直比例尺100的不等比,製作九份二山堰塞湖模型,進而對崩積區溢流水道的洩洪及其底床沖淤過程予以模擬,並分析崩積土體及堰塞湖之可能破壞模式,及其對下游溪流兩岸廣大地區之危害範圍,以深入評估該災區之安定狀況。該案已於今年六月結案,相關結果均提供政府做為防治崩塌地水土保持工程、植生復育、防災工程實施及集水區管理之重要參考依據。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後來在九份二山崩積土下游處設置了重力式梳子壩與副壩,在今年桃芝颱風來襲時,確實發揮了攔阻土砂的功能,不但極為接近本校模型試驗的分析結果,並且保障了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水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