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o

目盲心不盲 李孝屏走出光明路

2001.05.31

deco

【林麗里專訪】「人生的際遇不可能一路平坦,」今年畢業班力學獎得主李孝屏說:「但是,每個人頭上都有一片天,只有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李孝屏為全盲生,於88學年度第一名考入本校資訊所碩士在職專班,兩年內順利完成學業,從不因身體的障礙而缺課,總是拄著盲用手杖、帶著錄音機,一路走到教室上課。雖然眼睛看不見,仍能克服困難,與正常同學一樣,製作投影片,上台報告研究進度。眼盲心不盲的精神,令人感佩。
從小學到大學成績都名列前茅的李孝屏,高中就讀台北師大附中,大學考上成大電機系,畢業後順利進入成大資工研究所;奈何造化弄人,他竟在研一(81年)時因視網膜病變,而不得不休學;醫治三年仍然藥石罔效,終至全盲。
遭此重大打擊,一向開朗活潑的個性,變得消沉焦慮,甚至有輕生念頭,但是顧及年邁父母,又覺得「痛苦的人沒有悲哀的權力」,終於決定住進新莊盲人重建院,一切從頭開始,一星期內就學會了點字法。後來經由中華民國視障協會張育豪理事長的推薦,李孝屏於84年12月進入淡江大學視障資訊研發中心,並協助研發教育部委託的盲用電腦。85年12月他離開淡大,到台北市立圖書館上班,所使用的電腦就是自己研發的成果。
人生際遇難料,他才初到北市圖,就巧遇當時靜宜大學校長李家同教授,而李校長在美國攻讀博士時的指導教授也是全盲的。8個月後,他進入靜宜大學電算中心工作,直到現在。他也因為此一機緣,再求上進,考入了本校資訊所的碩士在職專班。
一個全盲的人,如何克服課業困難,還能夠製作投影片?他說:「一分努力,就有一分收穫。」透過朋友或同事幫忙,利用電腦視聽設備的轉檔功能,還是可以完成文字作品。但電腦也非萬能,還需靠眼睛來校正,尤其數學式的特殊符號,更需就讀清大無線通訊博士班的女友幫忙。「笨鳥先飛!所有的報告都要比正常人花上十倍以上的時間來完成,一星期前就得準備好,所有的報告都用背的,再利用一星期的時間來複習。我不認為眼盲就會比別人差,反而要比別人更好。就是這不服輸的個性,讓我繼續前進!」他希望今年能順利考取清大資訊所博士班,未來投身學術與教學。
李孝屏自認運氣非常好,一路有貴人相助,前任女友在他生病期間往返醫院的接送、張育豪理事長和靜宜李前校長及何英治主任的知遇之恩、辦公室同仁的鼓勵、逢甲資訊所的老師們以及陳雅真助教與班上同學的關懷、現任女友的支持,甚至於扶持他過馬路的陌生人,都是他一生要感謝的人。這些朋友溫暖真誠的心,照亮了他的黑暗世界。未來或許滿路荊棘,但李孝屏說,窗外藍天依舊,他還是會保持一顆力爭上游的心,替代靈魂之窗,用燦爛的笑容回饋給親愛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