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01.05.24
編者按:本校第三、第四招待所及女一、二、三舍將於暑假拆除,改建為活動中心;本報特派校園記者採訪在「三招」居住達25年的中文系黃敬欽教授,回首前塵,細數往事。才華洋溢的黃教授特別提供了一幅素描與一首詩句,傳達著對於第三招待所的諸多不捨。
位於育樂館旁邊的第三、四招待所及女生一、二、三舍要拆除了!學校決定將師生宿舍移至第二校區,原宿舍即將拆遷改建,此一消息牽動所有住過及現住師生的良多感觸。
曾在第三招待所住過廿五年的黃敬欽老師表示,招待所的拆除已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計畫,雖然老師們早有心理準備,也願意配合學校的改建計畫進行搬遷;但是對於這個多年的溫馨小窩,實有太多的不捨。黃老師回憶起住在招待所裡廿五年的點點滴滴,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朝夕相處,互相扶持,也培養出不少共同的興趣。相隔一條馬路的育樂館,教師聯誼室裏,一張乒乓桌成為運動的核心,有時直至夜深還可以聽見老師們熱烈廝殺的聲音。寧靜的宿舍區處在熱鬧的校園裏,可以感受到學生無比充沛的活力。無論是早期建築系趕夜工時所放的音樂,或是一大早育樂館旁文化服務隊的精神答數,晚上土風舞社欲罷不能的音樂,或是隔鄰女舍前男孩集體嘶喊生日快樂的聲音,都是難忘的記憶。
「十幾年前,曾經羨慕一隻燕子,啣幾塊土,就可以在簷下築巢,隔年憑記憶就可以找回舊居的燕子,演了好幾年的似曾相識燕歸來。幾年後燕巢不見了,也不曉得燕子何以不來。只知道屋簷空了十幾年。住在此地的一群好友,現在連空簷都再也看不到了,這就是成長,成長可以使歲月的痕跡,消失於無形。」
「離開了雖然有些狹小不便,但卻非常舒適自在的招待所,老師們勢必選擇在校外租賃或通車上課,那時,身影將更接近過客。」黃老師留下了令人低迴的結語。
採訪:劉芷妤、徐培晃
Share: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