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
  • 校園新聞
  • 特約講座教授趙志鉅博士 國際外援研究心得分享
deco

特約講座教授趙志鉅博士 國際外援研究心得分享

2008.04.03

deco

特約講座教授趙志鉅博士 國際外援研究心得分享

第252期-第3版-發刊日期:97年4月3日

發刊日期:2008.04.03

【經濟系訊】本校特約講座教授趙志鉅博士應經濟系之邀,於3月21日在商學大樓804A進行學術演講,講題為「Foreign Aid, Wage Inequality and National Welfare for a Small Open Economy with Tourism」。趙教授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專長為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長期關注國際貿易事務,並已有八十餘篇之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名列世界經濟學者第兩百名。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香港旅遊業兢兢業業,針對旅遊業開放所導致的整體經濟衝擊,趙老師已發表多篇論述。此外,國際外援是維護國際正義的手段,但國際外援對受援助國而言,是福是禍仍有爭議。趙教授利用此次演講機會,將他最近的研究心得與聽講師生分享,也期盼未來能與本校師生就相關議題共同延伸研究,為提昇本校學術研究盡心力。
由於國外援助對受援助國的影響究竟是助力還是障礙,文獻上的研究結果始終莫衷一是,趙教授非常詳細地說明文獻之發展;直覺上,接受援助國的財富應該會因外援而增加,然而部分實證結果卻發現,被援助國亦可能出現更為貧窮的現象,我們將此種現象稱為「移轉矛盾(transfer paradox)」。研究亦發現,「移轉矛盾」存在與否,與是否限制用途(tied or untied)有關。
傳統文獻多透過貿易自由化、技術差異、外判、國外競爭等因素解釋工資差距的現象,但部份研究顯示這樣的結果卻無法解釋開發中國家工資差距的問題。因此,陸續有不少文獻又透過失業、移民、私有化等議題來說明開發中國家工資差距的問題。趙教授則嘗試以外援與旅遊相結合的角度,探討工資差距,即所得分配議題。
數年前,發生於印尼(Indonesia)與泰國(Thailand )的南亞海嘯事件,引起許多國家的關注並紛紛給予援助,趙教授因而興起:對一個以觀光旅遊為重的經濟體系,接受限制用途的外援,將如何影響該國的相對價格、利息、工資差距(所得分配)與福利。趙教授研究結果發現:倘若限制用途之國外援助比率提高,將使非貿易財的相對價格下降,進而導致技術工人與非技術工人之間的工資差距擴大,且存在「移轉矛盾」的現象。

趙志鉅博士。(照片/經濟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