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聞

deco

校園新聞

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樑 一起為你實現夢想—專訪學生事務處林良泰學務長

2022.01.03

每個世代的孩子都面臨著不同的社會轉變與挑戰,教育在時代的轉變中,一面鞏固學子專業競爭力,一面要靈巧如羚羊,隨時在物換星移中擁有足夠的即戰力。「訓導處」也許在八年級生的年代裡還有些印象,不過如今已不復存在各校園中了,是以「學生事務處」(以下簡稱學務處)代表負責所有關於學生的工作事務,包括社團、學業、生活、輔導等,成為學生求學過程中重要的輔導角色。

全球首創律動按摩科技 躺著運動不是夢—專訪光昱金屬謝文旭總經理

2021.12.09

「讓家更舒適安心」是Masse的品牌宗旨,打破大眾對按摩椅的既定印象,結合生活品質、家、健康,打造全新的居家健康體驗,讓人更期待回家,因為家裡可以療癒一天的身心疲憊。

汪洋中的依靠 漁船事業在異國打拼—專訪昱友企業柯景淮董事長

2021.12.09

說到高雄,貨櫃船、漁船、港口的景象立刻映入眼簾,寬闊的車道、熱情的人們,又或是世界球后戴資穎,都是代表高雄的人事物。經過兩個小時的高鐵車程,來到這個一年四季天空永遠掛著暖暖陽光的城市,與柯學長用過午餐後,開始進行採訪,也到旗津港口參觀了昱友企業帥氣又現代化的漁船,讓我們認識了遠洋漁業的世界。

全英語國際教學環境 雙學士學位墊高你的視野—專訪國際科技與管理學院邱創乾院長暨副校長

2021.12.09

逢甲大學與國外許多大學合作國際專班,也是台灣教育部首例核准以此種方式進行招生與學歷證明,出國留學不再遙不可及,也不再是花費龐大的計畫,讓學生有萬全的準備再出發是國際學院對學生的最佳照顧。

用故事擦亮品牌 豐原巷弄裡的釀造職人—專訪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許立昇總經理

2021.11.01

「味噌」是日常的調味料,也許在大家的印象中它來自日本,不過在台中豐原的巷弄裡也埋藏著一股釀造職人的氣息,是味榮近七十幾年的的釀造技術,以台灣優良農作物製作味噌、醬油、醬菜等釀造產品,在各個賣場都能見到味榮的蹤影,也是台灣人記憶中熟悉的味道。

成為醫生的朋友 二代接班力求學無止境—專訪益達醫療張錦江董事長

2021.11.01

位於台中潭子加工區的益達醫療儀器有限公司,由錦江學長創立至今已逾45年。他親切熱情的招待,在專業解說之餘也不忘夾雜些許詼諧言談,整個訪談過程中能感受到他對企業經營的用心及家庭和樂的氛圍。夫人詹麗卿(EMBA高階105)及兩位女兒張可佳(EMBA經管100)、張凱媃(EMBA文創105),皆是逢甲大學EMBA畢業的優秀學姊們。

從天空到地底 智慧與韌性城市的推手—專訪逢甲大學建設學院周天穎院長

2021.11.01

逢甲大學建設學院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創校四系的其中二系:土木工程學系及水利工程學系,以及早期管理學院的交通管理、土地管理、地理資訊中心,2000年時工學院組織調整,將土木、水利、建築、都計、部分研究中心等單位,整合成立為現在的建設學院,也是目前台灣唯一以「建設」為名的學院。

永存涓滴感激 致力創業青年扎根台灣

2021.10.04

位於台中神岡的日堡全球精密科技創辦人是位精神奕奕、已屆耳順之年的郭國輝學長,憶起從求學到創業一路的艱辛,言語之中總是滿懷著感激與感動。常常提起所有他感謝的人事物,用「求人不如求己」的態度開啟他的創業之路。

擄獲千位富豪的心 最懂台灣豪宅的「房市」—專訪 住邦佳士得劉陳傳總經理

2021.10.04

「心之所在,財富之所在。」投入高端房地產業30餘年的劉學長是國內金字塔頂端客戶指名服務的房仲業者。他從小生活環境困苦,父親在基隆當礦工,母親則在礦場外做雜工,當時的工安意識相當薄弱,今天進礦坑,或許明天便天人永隔,高強度的危險工作卻也無法換來三餐溫飽的日子。其中有2個哥哥因病及營養不良過世,而父親也在國三時離世。對他而言,母親胼手胝足的養育之恩成為心底最深的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