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 不一樣
FCU, Different but Better.
Different but Better
跨域學習
自由轉系、創新學制、創新創業、創新場域、經典精品課程全力挺你,跨域學習,讓你學到想學的最重要。
素養培育
逢甲大學共善樓是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在台灣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設計融合「負建築」的建築哲學與逢甲大學「共善教育」的核心價值,展現了人文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創新學制
不同專業的Mix & Match,自由選、自主搭,你的未來你決定。打破學系框架、跨領域跨系所選課,讓學生自主掌握學習主導權,在輔修、第二主修及A進B出的創新學制中,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模組。
創新創業
開設「創業實踐」課程,作為實踐教育的核心課程;搭配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計畫資源,讓學生在上學期透過修課培養創業規劃的理論,下學期則親身體驗創業實踐的過程。
全臺唯一校園地景建築
逢甲大學自創校以來規模最大的建設案——「共善樓」,於昨(2/16)日隆重啟用。董事長高承恕、校長王葳、校友總會總會長李明和,台中市長盧秀燕、副市長黃國榮以及設計共善樓的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Kengo Kuma),與近千位師生、校友、產學合作夥伴、國際姐妹校及友校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歷史性時刻。
高就學穩定率位居全國第二,連續兩年蟬聯綜合私校冠軍
對大學而言「滿招」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留住學生。在2024年12月28日教育部公布的數據中,各大學的註冊率與就學穩定率成為廣受關注的指標,因為這兩項數據不僅反映了學校的吸引力與教學品質,更直接展現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與適應程度。
完全智能化的AI校園
逢甲大學為實現智慧化的 AI 校園願景,全面導入 Microsoft 365 Copilot,藉由引進 AI 技術與生成式工具於教師備課、教學互動、及行政工作上,不僅縮短備課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增進與學生互動,同時也大幅提升行政效率,打造一個高效與智慧兼具的學習環境。
培育具備全球視野與競爭力的優秀人才
隨著全球化浪潮加速發展,台灣高等教育正積極尋求與國際接軌的契機。作為中台灣國際化排名首屈一指的學府,逢甲大學持續深化國際合作,透過多元交流計畫與學習機會,培養學生的全球競爭力,拓展國際視野,並強化未來職涯發展。學校始終堅信:「無論你有沒有要出國,國際化都非常重要!」
中部唯一獲選的綜合私立大學
教育部推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逢甲大學國際科技與管理學院 (ISTM)獲選為重點培育學院,將以「全球人才流通樞紐」為定位,提出固本精進、師資升級、教育轉型及彈性學習路徑等四大推動策略。
看著他人的故事獲得感動,而自己實際走過後的成長卻很難描述萬分之一
國際移動
社團成長
資訊工程學系 - 黃妤甄
只有走過,才知道路的意義|逢甲資工系 黃妤甄
大二暑假時,我參加了由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朱正永教授指導、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處薛珍華老師協助的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生質綠能淨零排放實作與社會設計服務計畫」,前往泰國清邁大學展開兩個月的實習。我在這次實習計畫所負責的工作是探討智慧工廠的安全性,並通過文獻分析為專案後續執行提供依據。在實習過程中,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共同討論並互相合作,聆聽多樣的觀點,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共鳴,快速擴大了自己的視野。
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 - 翁偉弘
One day you’ll leave this world behind, so live a life you will remember. |逢甲環工系 翁偉弘
在大學的這四年,我經歷許多風風雨雨,也包含疫情的摧殘,打亂了許多次我的計劃。不過人生哪次不是在逆境中成長呢? One day you’ll leave this world behind, so live a life you will remember. 有一天我們都會離開這個世界,那麼,為何不活出一段值得回憶的人生呢?希望每個人都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生活,勇敢活出最亮眼的自己!
財務金融學系 - 王亮云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做一個自由盡情的年輕人|逢甲財金系 王亮云
這半年的變化是我待在舒適圈好幾年都不會有的成長。等風來,不如追風去,做一個自由盡情的年輕人,人生機會往往都是自己找的,而我堅信,追光的人,終會光芒萬丈,如同每日的陽光,會在前方引領著我,時間釀酒,餘味成花。等風來,不如追風去,做一個自由盡情的年輕人|逢甲財金系 王亮云
精密系統設計學士學位學程 - 陳宜欣
只有做跟不做,沒有試試看這種事。|逢甲精密系統設計學士學位學程 陳宜欣
逢甲大學給了學生很多的機會,但這些機會需要我們主動去尋找與追求。而人生有很多事情,我相信只有做和不做,沒有試試看的選項。希望每一位學弟妹都能把握每一個機會,讓自己的大學生活變得豐富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