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中外語能力、人文創新、數位應用 搭建三文共構的學習金字塔 - 專訪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何寄澎院長

deco

中外語能力、人文創新、數位應用 搭建三文共構的學習金字塔 - 專訪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何寄澎院長

2024.04.24

文/陳書芸.攝影/陳書芸、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轉載自逢甲人月刊第378期
更多校友資訊,歡迎加入逢甲大學校友網FaceBook

 

近年來,隨著地緣政治失穩、極端氣候加劇、民粹主義崛起、AI技術快速普及,人與人之間的對立、疏離感與不信任與日俱增,現代社會刻正遭遇諸多嚴峻挑戰。人文社會學院如何提供前瞻的學習設計,引領學生洞悉變動時局,掌握社會潮流,發掘並善用人社院永恆的競爭力?2024年8月即將任滿三年的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何寄澎博士,回顧近年投入人社院改革的歷程,從語文、文學、文化三條軸線,以簡馭繁,劃定穩固的三角結構——語文敘述的實用價值,是人際交流的最基礎;透過文學的滋養,言文行遠,開展更有質地的追求;而所有的追求,都必須在文化的大場域中推進。於是,實用技術、高雅質感、文化厚度交織出逢甲大學人社院與眾不同的特色。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何寄澎院長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何寄澎院長

引領共善的三文共融設計

何寄澎院長指出,以不變的人文精神應對萬變的潮流變化,可為學習定錨,由此深化對人類社會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並促進跨學科的交流與合作。於是,將中文、外文、文化與社會創新三大面向進行共善設計,讓不同學門的知識得以交互灌溉,使各種專業領域既保有核心素養,從中萃取人文經典的價值,亦能擁有前瞻時代需要的跨領域能量。

其中,「中文」以古典為根柢,輔以圖像技術等跨域學習,並強化外語能力,吸收歷文的視野,轉化為文化創新的現代應用;「外文」從西方經典吸收養分,鎔鑄中文英華,奠基於歷史文物與文化創新的素養,讓語文實用流露高雅的色澤,並發展翻譯事業。至於「文化與社會創新」則從田野調查出發,追蹤文物文明的軌跡,並且重視地方創生與永續經營,透過中英文的表述力,擦亮文化資產的寶藏。

透過三文共融的學習設計,中文系同學將擁有不錯的英文實力,外文系同學能深化中文涵養,達成「雙語文兼修」的學習成效;而融入田野調查、文化書寫等訓練,則能擴大語言專業的應用範疇,反映語文背後的強大文化力量,使其成為社會創新和地方創生的助力。當三文藉由「共融」實作,開展多元化、合作式與包容性的學習,「共榮」成果可期。

2023畢業公演:外文系學生劇照。

2023畢業公演:外文系學生劇照。

數位科技的人文應用學習規劃

目前的大學生自小接觸網路和數位科技,這些「數位原住民」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念均深受數位科技的影響,許多學生過度依賴Google 搜尋參考資料,缺少邏輯思考能力,甚至習於網路溝通,除了易產生社交恐懼、網路霸凌,也逐漸形成社會對立、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等問題。如何引領學生重新認識數位工具,用以解決問題和促進社會包容,人文精神和社會關懷成為數位工具運用的依託。

為了展現人文精神的數位應用,人社院依循「人文為主、科技為輔」思維,將數位學習系統性的導入課程內容,包括大學部學生於一、二年級修習「生成式AI」系列課程,從理解並探索生成式AI在處理人文相關議題的應用,學習開發和應用提示語,運用AI進行數位化創作,而後深度反思AI科技設計思維,培養STEAM能力,研提數位創新方案,最後結合人文議題與程式設計,深化分析與邏輯推理能力。此一數位加值的學習路徑,將能訓練中、外文系學生成為運用數位工具的主體。

此外,為配合創能學院的規劃,人社學院也在i(information, intelligence)的應用軸線上建構「智慧人本場域」,推出三門「場域特色課程」,導引學生學習從經典閱讀,到故事敘寫,而後透過生成式AI的應用,創作數位遊戲,據以吸引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投入跨域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成式AI近年快速普及與廣泛應用的趨勢下,文字、圖像、影音等多種形式的內容均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以產出,人文社會領域的專業是否會被AI輾壓甚至淘汰?何院長特別強調,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學習AI應用固然重要,但是關注焦點更應置放於如何提升人文素養底蘊,因為「人文是建構科技發展的起點」,當前的 AI 缺乏創作所需的感受力與想像力,無法做出超越預先設定的創意行為。具有文化素養與人文底蘊,就能推己及人,洞察他人需求,掌握時代趨勢,而後應用數位工具,開展包容多元性的設計。

2023人文閱讀講座:馬世芳(重新理解民歌時代)。

2023人文閱讀講座:馬世芳(重新理解民歌時代)。

需求殷切的華語教學人才

盱衡時局,詭譎的國際競合態勢,尤其是美、中兩大強權的對抗,也為人社院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新契機——教育部國際司指出,全球85 個國家,將近3,000萬人有學習華語的需求;資策會的資料顯示,全球華語師資缺口約90萬人,其中美國約占10萬,東南亞約占20萬;《沙烏地公報》提及,阿拉伯國家把中文列為公、私立中學的必修科目,排入正式課表;而英國《週日郵報》則報導歐美國家紛紛以臺灣的華語教師取代中國的華語教師。諸多跡象顯示,臺灣華語教師躍上世界舞台的時機已然成熟,然而當前臺灣的華語教師不到世界華教需求的一成。

職是之故,人社院「華語教師學分學程」戮力培養學生擁有華語教學實務能力,加計跨文化溝通能力的訓練,將能厚植海外華語教師所需的基礎,為中、外文系學生提供延展三文共融學習的海外職場需求。

2023馬來西亞移地教學:文社碩學生海外參訪課程。

2023馬來西亞移地教學:文社碩學生海外參訪課程。

以「學生本位」取代「教師本位」的思考

何院長特別強調,學系、學程乃至於學院整體發展的規劃起點,必須立基於「學生本位」而非「教師本位」的思考,概因「許多大學老師接受20世紀的教育,卻要教育21世紀的學生面對新時代挑戰」,故授課教師得先進行拓邊思考,正視未來時代與社會需求的工作和生活樣態,從而理解、進而規劃學生應於人社院涵養的學習經驗。換言之,掌握學習的「需求面」,才能運用上游思維,梳理既有的學習模式,發現其中的不足或需要修正的標的,俾利漸次調整「供給面」的學習規劃。雖然各學系、學程有其固有專業,但是單打獨鬥、各自發展的力量有限,為了創造「一加一加一可能大於三」的斜槓效益,必須相當程度的破除「學門本位」,為跨域學習的加值設計提供空間,藉以促進知識的融合,並鼓勵創新的產生。

綜合前述各項院務與課程變革,人社院善用既有條件,培養未來社會和產業發展所需的創新人才三大能力:(1)數位敘事能力,有效使用語言來組織和呈現故事,以及在數位媒體環境中有效運用敘事技巧。說故事的技能是一種綜合性的語言能力,更涵融深層的思考和表達能力。(2)文化實踐能力,以田野調查和跨文化視角為基礎,深化對文化活動的理解、分析和參與能力,並進一步從中培養發掘和解決地方真實問題之能力。(3)國際移動能力,延伸學習華語教師學分學程,同步擴大未來的海外工作機會。這張完整的、前瞻的學習地圖,能幫助學生建立滿足職場多元需求的學習履歷,也善用教師跨界能量,深化學院的統籌協作,開創學系、學程和學院的教學特色。大學的社會責任,在於能夠反身自省,並與時俱進!

2022人文閱讀講座:管中閔校長(走過慘綠、走向陽光)。

2022人文閱讀講座:管中閔校長(走過慘綠、走向陽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