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學資源推動教學計畫 實踐高教目標 - 專訪逢甲大學教務長 蔡健益博士

deco

整合教學資源推動教學計畫 實踐高教目標 - 專訪逢甲大學教務長 蔡健益博士

2023.12.04

文/陳書芸.攝影/許惠娟(經管100)、逢甲大學教務處
轉載自逢甲人月刊第373期
更多校友資訊,歡迎加入逢甲大學校友網FaceBook

 

上一期採訪了逢甲大學游慧光學務長,談及學生的校園生活面向。本期專訪教務處蔡健益教務長,教務處不僅是學校的行政、課務事務、教學任務的執行單位大本營,也負責全校教學實踐研究與人才培育計畫的推動、是協助教師教學工作與同學在校學習成長的堅強夥伴。學海無涯、學無止境,逢甲大學教育目標明確、校風勤樸,歷五十多年之耕耘,已奠定良好學術基礎,並造就數以萬計優秀人才。

逢甲大學教務長 蔡健益博士

逢甲大學教務長 蔡健益博士

教務處有處本部、註冊課務組、教學發展中心、教學品保中心等單位,支持學校的教學行政工作,可說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重要橋梁。在招生處同仁的努力下,學生錄取並註冊就讀後,學生學籍與相關課務工作就交由教務處註冊課務組接續辦理,包括註冊、選課、成績考評、辦理第二專長申請(輔系、雙主修、學分學程)、畢業學分審查、學分授予等業務。

課程三大主軸:CDIO教學模式、創新學制、跨領域人才培育

逢甲大學各系所課程設計與人才培育包含三大主軸: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 CDIO)專題式課程設計與規劃、創新學制以及跨領域人才培育。導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CDIO教學思維與史丹佛大學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為內涵的教學創新與課程架構,訓練學生專業實作與系統整合能力,培養能參與社會產業升級轉型的創新人才。各系透過定錨課程(融入大一新鮮人專題)、深碗專題、跨學期畢業專題,引導學生構思、設計、實施、運作,從產業中看見問題並試圖解決,培養學生專業實作能力,並減少學用落差。

新鮮人專題提升大一學生學習成效,並培養學生團隊及問題解決能力。

新鮮人專題提升大一學生學習成效,並培養學生團隊及問題解決能力。

創新學制自109學年度開始推動,提供學生更彈性與多元的學習機會,並引導自主學習規劃及落實。透過跨領域及整合性之雙主修、輔系、A+B跨領域專長、學分學程等學習選擇,加強次專業領域能力,以及自由轉系、A進B出等方式,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依個人學習狀況自我調整學習步伐與學習進度。

多元的學習模式中,蔡教務長談到逢甲大學目前正在推動的模組化課程,以及「一生(學生)一課表」的客製化課表。讓學生透過積木組合方式,擘劃個人學習地圖,突破單一學系限制,學生自主擬訂個人化課表,以系統化學習實踐學習計畫。低年級時引導學生以專業為起點,選擇單一學系或規劃未來跨領域學習(A+B、加修雙主修、加修輔系)的學習路徑,亦可輔以雙聯、國際交換、專業實習、跨校交換等多樣性組合課程。學生選定好學習路徑後,可以依照選擇的方向進行課程的修讀,以逐步實踐個人學習計畫,達成學習目標。

教學發展中心:老師的教學支持系統

學校每年都會有數十位新進老師加入逢甲大學團隊,師長們多數皆具有博士學位,但不一定受過專業的教學教法培訓與具有教學經驗。教學發展中心的任務就是協助新進老師熟悉校內教學業務、環境、學生學習生樣態,協助教師針對教學回饋提出因應作為等。在資訊多元的時代,教學發展中心也針對知識來源、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面向,協助老師與時俱進的調整與精進。在多元的創新教學方法中,各院系依人才培育特色開設跨領域課程、微學分、工作坊等,適度引導學生透過專題課程進行學習,期待師長導入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創新教學模式,產生雙向的教學相長效果,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潛能。

因應趨勢,辦理ChatGPT工作坊,精進教師知能

因應趨勢,辦理ChatGPT工作坊,精進教師知能

蔡教務長提到,透過辦理「教師培力營」活動,邀請近3年新進教師參與,安排具教學熱忱及創新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經驗分享與相互討論,共同精進教學能力,同時讓新進教師能快速融入各單位教學團隊與逢甲大家庭。善用學校與跨單位的整合運用教學資源,使教師在逢甲大學能豐富教學歷程並實現學術生涯規劃。另外,教育部教學相關的計畫,如: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等,由教學發展中心統籌計畫的申請、協助計畫執行與管考、相關教學工作的推動,以及彙整計畫成果與辦理結案。

推動教學計畫  落實執行 培育參與產業升級與社會轉型人才

落實推動教學計畫也是教務處的重任之一,從107學年度至今,逢甲大學持續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每季落實計畫進度執行並定期檢視績效與改善成效。高教深耕計畫的核心理念來自時代的變遷,大學不再是學生學習知識唯一來源,高等教育如何重新定位的角度來思考未來教育發展規劃。台灣社會產業必須升級轉型以因應全球化的競爭,逢甲大學必須培養畢業生具備參與產業升級社會轉型所需的創新能力,企業才願意以更高的起薪來爭取人才,如此方能成功翻轉大學畢業生薪資停滯的問題。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是以提升教師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為目標,以教學現場或文獻資料提出問題透過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或引入教具、科技媒體運用等方式,採取適當的研究方法與評量工具檢證教學成效之歷程。

逢甲大學為因應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2021年設立「雙語教學資源中心」(EMI Resource Centre),攜手外語教學中心,共同協助提升教師英語教學能力以及培養學生成為雙語專業人才,跨單位教學資源整合、形塑國際合作之雙語學習環境。全英語課程規劃由各學院主導,透過課程群、學分學程等全英授課之課程模組設計,同時鏈結姊妹校或雙聯學校合作,開設線上遠距課程,豐富雙語學習資源。此計畫與高教深耕計畫結合,依循校務發展的規劃藍圖,培育具備就業力、國際移動力與跨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新世代專業人才。

2023EMI工作坊:全英語修課知多少-外文系闕帝丰主任。

2023EMI工作坊:全英語修課知多少-外文系闕帝丰主任。

教學品質管理  內部迴圈的反饋再優化

教學品保中心秉持「計畫(Plan)、執行(Do)、檢核(Check)及行動(Action)」之檢核程序,持續檢視以「學生學習成效」為本位之整體發展與教學品質。在教學現場,老師依課程大綱與教學進度授課後,透過調查問卷施測的評量結果,反饋到教學目標的達成率,教學成效與學生期許形成內部迴圈對比,確保學生在大學四年的學習歷程能具備核心能力與達成教育目標。並協助推動各學系接受評鑑或參與認證,如:系所評鑑、IEET教育認證、商學院AACSB國際認證、HEEACT高等教育評鑑等,將外部迴圈意見持續納入學系發展之參考依據。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從蔡教務長分享教務處的推動業務中可以發現,學校所面對的討戰不只是學生的學習成長,老師的教學精進也攸關著教學成效與人才培育責任。逢甲大學的校務系統資訊化在國內有超前部屬的發展,尤其疫情期間,全校師生使用數位工具進行線上教學與學習。此外,也持續透過學校推動的教學計畫精進教學品質與內容。

教務處的業務雖然繁重,但目標擬定後我們就一步一步達成,逢甲大學是個大家庭,各行政單位與教學單位相互支持,業務的執行與推動都透過同仁投入與互相協作來完成,大家攜手讓逢甲大學的教學品質與學習環境持續進步。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