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智慧教學 培養國際移動力 在產業中打造社會影響力 - 逢甲大學商學院院長 黃瓊如博士
文/陳書芸.攝影/陳書芸、逢甲大學商學院
轉載自逢甲人月刊第387期
更多校友資訊,歡迎加入逢甲大學校友網FaceBook
逢甲大學商學院在2024年《Eduniversal》最新評選中,再度榮獲Eduniversal Selected的國際肯定,連續六年穩居全球頂尖商學院行列。該獎項以國際化程度、學術影響力、就業成效與學生滿意度為評選核心,彰顯商學院在學術品質與國際聲譽上的卓越表現。作為中部唯一三度通過國際AACSB認證的學院,並於「大學高等教育雙語學習計畫」中獲得全國最高補助,顯示推動雙語教育的成效備受肯定。自2019年至2023年,商學院連續五年入選全球最佳商學院榜單,為學生打造兼具國際移動力與產業競爭力的學習環境,成為未來精英人才的首選學院。

逢甲大學商學院院長 黃瓊如博士。
創新、雙語、國際移動 聚焦產業的專業與永續
逢甲大學商學院聚焦於持續提升專業知識創新教學能力,強化學生學習成效,鼓勵教師投入於提升學校、企業及國家競爭力的相關研究與服務,培育具備人文素養、專業知識、國際移動力與社會責任的專業人才,針對教學目標設定六大方向:
- 智慧創新與社會影響力:強化學生的i+xi智慧創新應用能力,發揮永續與社會影響力。
- 研究聚焦:致力於智慧商業創新與永續發展研究型人才的培育。
- 國際化與全球視野:提升學生的國際移動力,建構具競爭力的國際合作環境。
- 產學合作首選:成為產業合作與專業人才培育的首選夥伴。
- 職涯規劃與競爭力:輔導學生職涯發展,提升就業市場競爭力。
- 永續校園與創新發展:打造永續校園,聚焦亮點研究領域,促進智慧發展,培養推動社會轉型與創新的人才,協同產業升級。
BIBA全英授課「3+N」雙學位 最快4年可以取得學碩雙學位
「逢甲大學強調培養學生的雙語能力、國際視野與國際移動力,商學院的課程與教學策略更是落實學校的使命與願景。」商學院全英語授課的國際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簡稱BIBA),四成的外籍學生來自17個國家。除本國籍師資外,BIBA目前有4位來自英國、捷克、奧地利及義大利的外籍教師。「BIBA是採沈浸式跨文化學習,六成本籍生與四成外籍生共同上課,這在國內大學的全英語學程非常少見,也是BIBA的主要特色之一。」BIBA要求本籍生,大四要海外研修至少1年;海外研修可以選擇雙聯學位或國際交換;外籍生也可以選擇海外研修,或繼續在逢甲修課,或進行國內、外實習。
「3+N」雙學位模式,是前3年在逢甲修課,接著N年在國外進修完成後,可以取得學、碩雙學位或雙學士學位。N可以是1、1.5、或2…。例如:「3+1」,合作學校以英國為主,如阿斯頓大學、考文垂大學、艾塞克斯大學、諾丁漢特倫特大學。「3+1.5」,合作學校為法國雷恩商學院、澳洲的昆士蘭科技大學與南澳大學。南澳大學目前與阿得雷德大學合併中,2026年將以新的「阿得雷德大學」成立,屆時與商學院的合作仍然繼續。至於「3+2」,合作學校為美國的天普大學、舊金山州立大學,以及法國艾克西亞商學院。「3+N」雙學位模式讓學生有計畫的取得雙學位外,同時累積國際經驗,為未來的職涯發展鋪路。
此外,商學院與法國艾克西亞商學院合作密切,例如:艾克西亞商學院提供4名免學費名額給BIBA學生,讓他們參加以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研究為主題的2025 冬季短期研修課程。而商學院每學年也吸引多位法國艾克西亞商學院學生來台進行交換。黃院長笑著分享:「法國學生很喜歡台灣,有些學生交換結束後還會申請回來攻讀碩士,或選擇在台灣實習。」
國際移動力+智慧商業創新 提高人才競爭力
逢甲大學商學院在國際移動力上的表現領先。例如歐洲創新學院(European Innovation Academy, EIA),由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Google等國際知名大學與企業共同合作的 EIA,是全球最大的學生創業專案,在為期三週的活動中,透過講座、工作坊與團隊合作,讓學生從發想到產品開發,完成一個完整的創業項目。逢甲學生僅需自行負擔機票與住宿費,學院全額補助學費,鼓勵學生與國際交流。2024年 7月14日-8月2日在葡萄牙波多大學經濟學院舉行,逢甲大學學生在高強度的課程與內容中,從76組團隊中脫穎而出,有6組團隊、7位逢甲學生入選Top Team11組佳績,不亞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大學生。

EIA逢甲同學與外國學生組成競賽團隊。
黃院長分享,曾有一位學生因參與EIA,在瑞士結識國際創業夥伴,並進入一家無人機公司工作。非理工科系背景的他,在公司中負責展覽簡介、講師安排等工作,接觸最新科技趨勢,同時拓展他的人脈,認識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推動雙語學習 國際教育多元機會
在雙語教學及國際化教育方面也表現卓越,逢甲大學商學院推動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以下簡稱EMI)計畫落實雙語學習,設置雙語教學(EMI)教學中心,也透過獎金鼓勵學生考取英語能力相關檢定。去年獲教育部評選為「重點培育學院」,今年更進一步,與國科管院及建築學院共同榮獲「領域型標竿學院」的殊榮,肯定商學院在雙語教學推廣、國際合作及創新研究領域的努力成果成為全國大專院校的典範。
除了12所雙學位合作學校,逢甲大學有超過300所合作國際交流的姊妹校,提供學費互惠或互免的交換生方案,打開學生在全球發展的無限可能,提高國際學習的參與率。黃院長分享學生案例,有學生透過交換至西班牙,在當地橄欖油公司實習後直接受聘留任;也有學生畢業後在越南工作,展現國際移動力的多元可能和實用性。
企業永續人才實作 在產業中打造社會影響力
「國際化教育不僅關乎專業技能培養,更注重文化交流與跨文化理解,商學院將持續培養學生具備全球視野與創新能力,很重要的是結合AI的應用、雙語能力,如何在生活與職場中實踐永續,甚至提升到團體或個人的社會影響力。」2024年《Eduniversal》的最新評選中,逢甲商學院再度榮獲 Eduniversal Selected 的殊榮,是2019年以來連續六年獲得此項國際肯定。該獎項以國際化程度、學術影響力、就業成效與學生滿意度等多項指標,甄選世界頂尖的商學院,顯示大學與商學院在全球的影響力。
持續深化永續教育與AI應用,展現學術與產業接軌的創新力,商學院攜手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於今年6月29日開辦第54期「企業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班」;2023年更推出全國首創「企業永續發展學分學程」,透過全國頂尖師資與業界評審,採用實際案例與團隊操作模式,幫助學員掌握企業永續趨勢與核心專業能力,並針對企業實際的ESG報告書中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該課程受到企業界高度肯定,是全國唯一深耕永續管理的專業培訓項目。

企業永續菁英培訓班成果豐碩。
黃院長提到,AI已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技術,商學院正探索如何將AI應用於商業管理及永續發展,並透過國內外競賽與新創活動,培養學生在新科技環境下的實務能力。例如,商學院鼓勵學生參與歐洲創新學院(European Innovation Academy, EIA)等國際創業計畫,拓展跨文化視野與創新實力。
永續與AI教育是當代重要議題,透過課程與生活實踐的結合,不僅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更能擴大社會影響力。「學校的價值不僅在於排名,而在於其對社會的實質貢獻和影響,這才是商學院未來發展的核心目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