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的好 讓你知道 辦學績優再度招滿 培養產業升級轉型人才 - 逢甲大學招生處處長 劉炳麟博士
文/陳書芸.攝影/許惠娟(EMBA經管100)、逢甲大學招生處
轉載自逢甲人月刊第385期
更多校友資訊,歡迎加入逢甲大學校友網FaceBook
逢甲大學長年以來認真辦學,不僅深獲學術與業界好評,也連年獲政府教育評鑑與補助項目,不斷突破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逢甲大學的獨特道路。2024年《遠見雜誌》校長互評大學總體競爭力排行榜中,逢甲大學榮獲非醫科類的綜合類私校冠軍;在與AI高度相關的「資訊通訊科技」領域排名全台第九,私校第一。113學年度在沒有寄存名額的情況下持續滿招,且是繼申請入學創下全國最高分發人數2,295人紀錄後的再次肯定,顯示逢甲大學辦學的用心與績效,對家長與學生的巨大吸引力。
招生行政與教育行銷 堅強團隊服務高中端
每一位新生進入逢甲大學之前,都是由招生處負責對接每一項業務,包括招生行銷、社群經營、考試事務、考生服務等,業務型態繁多,扮演學校運營的重要角色之一。招生處除處本部之外,主要分為兩個業務組織,分別是招生行政組與教育行銷組,招生業務涵蓋從境內到境外。行政組由郭添保組長帶領,負責招生相關的行政事務;而行銷組由另一位陳姿伶組長負責,專注於推廣招生業務,兩組工作內容雖截然不同,但卻相輔相成。
逢甲大學一年招生總量達到約5,500位學生,招生規模覆蓋大學部、碩士班、和博士班、進修學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等各類學生,其中大學部每年招收約4,000位學生,為所有學制中最大的招生量體。
境外招生則是廣泛布局,目前主要經營地區集中在馬來西亞、日本、印尼、越南、泰國與香港等地,與當地教育展會、校友保持聯絡密切合作。每年也有來自歐美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學生,是教學國際化的重要一環,讓更多國家認識逢甲大學,同時累積教育績效口碑。
逢甲的好 讓你知道 113學年度滿招佳績
113學年度逢甲大學滿招的佳績眾所皆知,日間學士班註冊率100%。劉招生長坦言,面對大環境的困難,私校達到滿招確實需要經過一番努力,是個不容易的挑戰。然而對招生處而言,首要任務仍是「維持考試的公平性,且不能影響任何一位考生的權益」。由於本校的招生量體龐大,任何考生的需求或申訴都必須由招生處來處理,並協調各系所的名額分配、招生簡章修訂,以及國內外招生事務的執行,更增添招生業務的難度。
多元化的招生管道增加工作複雜度,特別是在大學部,從特殊選才、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到考試分發,還有四技二專技優甄審、甄選入學和國際學院單獨招生,各種招生方式皆需逐一檢視。「只要缺一位,就無法稱為滿招。」劉招生長特別強調。
此外,逢甲大學碩士班的招生名額接近900位,為全國私立大學中規模最大的招生量體,尤其是私立大學在招生名額上只占25%,公立大學則占75%,更增添招生難度。然而這幾年逢甲大學更是新增了兩個碩士班,太空系統工程碩士學位學程與資通安全碩士學位學程,不僅沒有縮減碩士班名額,反而積極擴展碩士班經營,展現出優異的教學資源和研究能量。
「招生處的業務之一是把逢甲大學的優勢展現給外界,因此與學校各單位密切合作,重新詮釋學校的好,以更直接和吸引人的方式傳達給家長與高中生。招生績效所反映的是學校整體的運營成果,招生處的任務就是把逢甲大學的好讓大家都知道。」雖然所有大學都在進行招生,但逢甲大學的不同之處在於更強調校、院和學系的特色,統合行銷宣傳資源與招生行政作業,透過逢甲學記粉絲專頁和雙月刊的方式進行宣傳。並有學校各行政單位和教學單位的共同努力,使逢甲大學的註冊率得以保持在高水平。
招生專業化 提高學生學習力與教育目標
招生處的處本部有一項重要業務「招生專業化計畫」,協助學系在多元招生管道下,招收到合適的學生,培養符合學系發展目標的人才。執行上是將學生入學前、求學中及畢業後的資料進行串聯,以提供更全面的招生策略。招生處負責招生數量,而學系的責任在於培育人才,故應該招收符合學系特質的學生,落實學生在畢業後職涯道路的發展方向,並達到學系的預期目標,提升整體招生與人才培育的成果。
通過與研發處合作的數據分析平台,招生處可以幫助學系更了解哪些入學前的指標與學生的表現相關。例如,某個學系認為英文能力在培養人才上更具關鍵性,且透過數據分析平台得知,學生入學前的英文成績與學生進入學系後的表現息息相關,這可為學系招生策略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例如今年進修學士班的招生案例,儘管各大專院校進修部的招生面臨挑戰,逢甲大學以履行社會責任的角度持續經營進修學士班。「我們接觸15間以上的高中輔導室,了解到很多進修部學生來自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或是臨時家裡發生變故,他們需要兼顧學業和工作,如果逢甲大學關掉進修學士班,這些學生可能會因此失去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透過了解需求,發現仍有許多學生依賴進修學士班的機會,而逢甲大學擁有理想的學習環境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因此決定繼續堅持下去。
逢甲大學去年112學年度進修學士班的註冊率為64%,雖然較以往降低,但相較全國其他學校,仍是不錯的表現,因為許多學校的進修學士班註冊率不到四成,甚至已經關閉這個入學管道。然而,逢甲今年調整招生和行銷策略,將進修部註冊率拉回到92%。
積極境外招生 打造多元海外留學管道
逢甲大學有完善的境外招生資訊,也有全台第一個國際生大一不分系(FCU PMP)。而讓更多境外生認識逢甲大學是招生處卯足全力推動的工作之一。劉招生長分享今年7月自己在馬來西亞沙勞越地區的招生經歷,發現當地高中生升學率低,高中生進入大學的比例僅約兩成。「招生並非要爭奪原本計畫前往其他國家就讀的學生,而是應該鼓勵那些原本不打算繼續升學的學生選擇大學。」馬來西亞當地畢業生的起薪約台幣7,000元,但逢甲大學提供的企業實習機會薪資已可達27,000元,約為當地薪資的四倍。這樣的求學與就業機會對馬來西亞學生而言極具吸引力。
境內生也有豐富的交換生、海外留學資源。逢甲大學有超過270間海外姊妹校,以及國際科技與管理學院與澳洲、美國名校合作的雙學士學位學程,為全台首例通過教育部核准的2+2國際專班,提供學生國際視野與多元海外留學機會。
「在逢甲擔任行政職已超過十年,相比之下,招生業務極具複雜性與挑戰性。」劉招生長談到招生處許多工作超出他的經驗與想像,幸運地是招生處有非常堅強的行政團隊,同時透過自己在數據分析的專業和經驗,提高招生效益。
他特別重視與同仁的溝通,管理原則是優先建立良好的行政團隊氛圍與溝通,績效才能被真正發揮出來;並尊重同仁的工作執行方式,適時引導與協助同仁進行業務檢核。唯有不斷因應環境與政策的變動,調整相關業務的步調,才能提升招生成效並推動業務變革。
辦學績優 讓逢甲的好陪伴你成長
逢甲大學2024年獲《Cheers雜誌》評選辦學績效為私校第一;《遠見雜誌》評選企業最愛為私校第一、全國第七;2023年高普考錄取人數為全國第六。擁有60個研究中心與超過300間產學合作企業,以及遍布全球20萬位校友、企業中傑出校友的力量支持,讓逢甲大學在產業界累積優良口碑。校園的地利之便緊鄰逢甲商圈、超市、賣場,交通便利的公車、捷運、Youbike,也有直達車到達高鐵與客運站。
逢甲大學的好,看數字讓你知道,在招生處的努力下讓更多人看見逢甲大學的優勢,莘莘學子們能在優質的教育環境中,學習、成長,享受人生重要的學習階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