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專訪逢甲大學商學博士學位學程主任 翁慈青博士擴張產業領袖跨域研究能力 洞悉問題促進產業升級

deco

專訪逢甲大學商學博士學位學程主任 翁慈青博士擴張產業領袖跨域研究能力 洞悉問題促進產業升級

2022.12.05

文/陳書芸.攝影/許惠娟(經管100)、逢甲大學商學博士學位學程

轉載自逢甲人月刊第362期

更多校友資訊,歡迎加入逢甲大學校友網FaceBook

逢甲大學商學博士學位學程(以下簡稱商博學程)成立至今已有21年的歷史,約105年開始,為因應社會、產業結構變化,近年來招生方向逐漸轉向在職學生,但畢業取得的學位仍是學術研究型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 ,Ph.D)。在課程規劃上也進而轉型,以往重視學術理論積累,需大量閱讀文獻與期刊文章,而在職學生更多是有實務管理問題的需求,因此在學術理論課程的基礎下,較多著重於實務、個案研究。

用理論進行決策 具備跨領域研究能力

不論是碩士、博士學位,若非要成為學術研究人員,學術與實務是可以兼容的嗎?翁主任提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發揚許多經濟學理論,如今不斷大量運用在國家、社會、產業中,並隨著時代的演進,新的理論也繼續被發掘提出。讀理論就像是學數學的概念,理論可以幫助人跳脫主觀意識、情感,發現問題、理性進行決策判斷,甚至以科學的方式計算出結果。

商博學程課程每年招收一班20人,教導學生學習商管領域的理論基礎與研究分析工具,成為商管領域企業、教育與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員,具備跨領域研究能力與國際觀。

課程規劃以兩年修課為主,第三年學生可以參與期刊發表、論文研究、研討會等學術活動;此外,也導入創新移地教學、企業參訪、田野調查等課程,由學生自行組隊前往實地研究,再帶領全班同學前往並親自導覽、解說,從自學到教學、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對此企業的理解與分析。

打開系統思考思維 提升洞悉問題能力

當學生帶著豐富的實務經驗回到校園時,實務與理論碰撞所產生的火花就是「融會貫通」,翁主任表示,個案研讀的學習方式在碩、博士班很常見,因為個案是一項事實的紀錄。

「用個案上課的方式,我會先講一個企業發生的故事,整理出問題,再用各項理論去拆解前因後果,引導學生看見問題的核心,甚至各項決策的比較。」

引用知名企業個案,探討企業經營與市場經營,例如:集團接班議題、檸檬車市場(品質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二手汽車交易市場所引發的資訊不對稱現象。透過一些特定制定機制、資訊揭露等方式,預防二手車、房地產檸檬市場的產生)。「在諾貝爾獎項中,跟商業、經濟活動有關的只有『諾貝爾經濟學獎』;換句話說,像是賽局理論這樣歷史悠久的經濟理論,至今仍大量被運用,是因為它跟實務息息相關,深入到許多產業分析中。」學生藉由個案學習,回到自己的研究或產業中,有助提升洞悉問題的能力。

當產業領袖面臨組織擴張與困難時……

近年來招生對象多轉移至業界高階人才,其中以會計財稅、經營管理及醫療經濟之跨領域專業人才為主。跨領域的範圍非常廣泛,有許多學生是技術工程出身,如瀝青工程、建築工程、精密機械產業等,以技術起家創業,當團隊開始壯大、業務量增加、公司規模到達一定水準時,技術固然純熟,也懂得研發,卻開始面臨企業經營、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等問題。「這些高階人才有技術的Know how,但是管理『人與企業』是他們過去較缺乏的經驗。」如何透過特定的方式,結合理論基礎,來進行公司目標規劃、優化組織結構與作業流程、訂定管理系統、內部控制等,甚至進行企業轉型或市場行銷的工作。「吸引各界產業領袖來就讀」是逢甲大學商博學程的一大亮點,學生來自各行各業,如彰化農場場長、殯葬業、建築、製片、機械、醫院、公務機關、法務單位等,更是許多產業中的領航者。齊聚一堂來學習企業管理,同學之間有互相交流、認識各產業特性的機會;從小組報告、討論中,不同產業背景的思維、解讀事件的角度也不盡相同。例如來自醫療背景的學長姐分享,在商學領域為了要執行或強調一件事,會不停重述,與醫院裡實事論是,根據專業知識做出一項判斷或決策就可以結案的模式大不相同。學生不僅跟老師、理論學習,每一位同學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實務經驗典範,這也是商博學程在招收學生時,考量納入各種不同產業背景學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課程導入創新移地教學、企業參訪、田野調查

移地教學、企業參訪、田野調查的課程,今年三月由江向才院長帶領109級博士生前往雲林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馬蹄蛤主題館,了解當地生態、生物技術漁養殖業的應用;也到台南萬國通路創意觀光工廠、拆車夢工廠;高雄旗山老街文化行腳、走讀屏東自然及文化景點等,透過閱讀、觀察、體驗、反思、回饋等學習模式,深入走訪各企業與文化角落,包含了解企業理念、認識生態環境、體驗傳統文化等;也參訪位於豐原巷道內的味噌釀造文化館,經由味榮食品許立昇總經理詳盡的解說,進一步認識早期釀造食物的源由、味噌與釀造產業的文化及其經營理念,如何提升品牌價值,保存文化資產,在傳統技術上畫龍點睛,並拓展國際市場。另一場企業參訪於今年四月,由中科管理局許茂新局長、商學院江向才院長、商博翁慈青主任,以「延伸專業理論,結合產業實務」為主軸,實地訪查友達企業以全方位顯示技術與多元化產品結合,延伸核心優勢,跨足新事業領域,並在企業中實踐永續經營的循環經濟,持續傳遞西大墩窯,讓歷史深根。參訪捷安特自行車文化探索館,透過 VR及AI 互動科技了解200多年來自行車製造的歷史沿革及文化,以及巨大集團推動台灣產業與國際接軌,創造自行車友善環境,透過五感的實際操作體驗,更能準確地掌握產業發展的趨勢。

參訪味噌釀造文化館,味榮食品許立昇總經理(商博商博109)親自導覽。

參訪味噌釀造文化館,味榮食品許立昇總經理(商博商博109)親自導覽。

參訪西大墩窯文化館。

參訪西大墩窯文化館。

博士論文探討「深度」 促進產業升級回應研究

學生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授課教師的高度要夠廣,才能引導學生鳥瞰企業與產業,逢甲大學的高承恕董事長、商學院江向才院長、許士軍教授等,都是校內商學院指標性的師資。

「博士倫文與碩士論文最大的不同在於,博士論文要探討的深度更『深』。」碩士班論文探討的較廣,博士論文則是針對一項議題或某一個問題點深入研究。翁主任建議在選擇題目上可以持守兩個原則,第一是自己有「興趣」,第二是關於「自己的專業領域或產業」,先從過去兩年學習的理論中,找一個自己特別有感或希望鑽研的理論,結合目前產業、公司現況進行研究分析、應用。理論最終要走入實務才能活用,關於學生畢業後對於職場與研究得應用回饋,翁主任提到博士學位有助個人的職涯晉升或產業發展,例如105級譚勇學長畢業後即晉升少將。台中稅務局沈政安局長也是商博畢業的學長,即便已擔任公務機關高階管理者仍希望在組織管理上精進,「讓台中稅務局變成全國最有效率的公務機關」是他的管理目標,於是他運用理論與研究,改善內部人力組織與作業流程、優化民眾服務系統,進而降低時間與重複作業成本。沈學長目前亦擔任商博學程業師,帶領學弟妹學習企業稅務規劃等相關課程。逢甲大學商博學程吸引產業領袖,學生來自不同產業是學程最大的亮點,同時師長也面臨學生各有長才,但程度與思維不同的碰撞,透過小組課程與報告的方式學生會互相協助,更是實踐自主學習的精神。翁主任提到,不用擔心自己不是商學背景,因各個產業都需要經營管理,因此歡迎各個產業中的領袖前來就讀,在領導創新之下視野被擴張,促進產業升級。

許士軍老師至商學博士學位學程授課。

許士軍老師至商學博士學位學程授課。

高承恕董事長至商學博士學位學程授課。

高承恕董事長至商學博士學位學程授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