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逢甲大學

專訪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特聘教授 侯勝宗博士成為世上的光  科技與人文並行 移動翻轉偏鄉

deco

專訪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特聘教授 侯勝宗博士成為世上的光  科技與人文並行 移動翻轉偏鄉

2022.11.14

文/陳書芸.攝影/許惠娟(經管100)、侯勝宗提供

轉載自逢甲人月刊第361期

更多校友資訊,歡迎加入逢甲大學校友網FaceBook

逢甲大學繼2021年以「大學善‧偏鄉伴」計畫獲得第二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福祉共生首獎後,衍生企業「小驢行DonkeyMove」社會企業再次獲得國際社會影響力投資圈的肯定,以「移動服務社會」(Moblilty as a social service, MaSS)的學術使命,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落實偏鄉接送服務,打造高齡化社會的移動新想像。

目前全台已有約1,000萬人口的縣市政府和機構,使用小驢行所設計的到宅接送預約服務系統。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是花上十幾年的研究與實驗成果,一切都要從15年前,侯老師首次踏入逢甲大學談起。

初來乍到逢甲大學的斜槓老師

2006年,侯老師初次來到逢甲大學是為了一場演講,演講結束後,科管所(現為科技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前所長蔡千姿副教授向他提出是否有在逢甲大學科管所任教的意願。當時已得到南部國立大學科管所教授聘書的侯老師,面對一間中部私立大學突如其來的邀約,讓他重新思考自己對於教學場域選擇的標準是什麼?從研究所開始,計程車司機科技應用調查一直是侯老師的研究領域,中北部則是田野調查的主要範圍。為了能就近研究現場執行相關計畫,於是毅然決然推掉南部國立大學職位,選擇逢甲大學科管所任教。

「當時做這樣的決定,確實引起身邊朋友、家人的一片譁然,但這15年,我沒有一天後悔過。」侯老師笑著說。

侯老師認為大學教授是一群在社會中具一定影響力的職業族群,除了傳道、授業、解惑,盡到經師與業師的角色之外,為「人師」更是在日常中成為學生的榜樣。「假如我到了一個較安逸的環境,或許我不會認真思考自己要如何成為『人師』,對學生的生命帶出一些正向的影響力。」35歲攻讀博士學位,40歲開始在大學任教,在人生中場之際選擇從業界轉踏學界,將教育視為志業。陪伴學生求學不過三到四年,即便未來進入複雜又現實的社會,如果能讓學生想起曾經在大學或研究所的指導教授,「如果是我的指導教授遇到這樣的困難,他會怎麼做?」這是侯老師選擇進入教育的使命,來到逢甲大學更讓他篤定自己在大學教書的目的,要成為一位對生命有影響力的老師。

「新北抗疫微光專案」由多個車隊及裕隆集團加入。圖中為新北衛生局陳玉澤(左3)、侯勝宗老師(左4)。

「新北抗疫微光專案」由多個車隊及裕隆集團加入。圖中為新北衛生局陳玉澤(左3)、侯勝宗老師(左4)。

行公益 好憐憫 讓計程車司機不只是載客

台灣計程車從傳統無線電轉型為衛星派遣是侯老師的研究專長,同時也參與在這個轉型過程,在行動裝置、雲端、GPS的相輔相成之下,讓計程車派遣作業事半功倍。「在商學院裡,我常提提醒學生,獲利不僅是為了生活、生計,還有生命。」科技和人文是一體兩面的,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同時發生因外商計程車系統的進入,導致壓縮本土計程車市場的議題,侯老師更在意的是科技背後的「使用者」,而這群使用者就是每一位計程車司機。「行公義」是指決定與行動是建立在公義的根基上,而非單純利己、利功;「好憐憫」是同理他人的需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侯老師秉持這樣的心態將計程車司機作為研究對象。35歲前曾在創業中失敗過,他深知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問題,實踐就是解決問題,而非將問題淪為紙上談兵。計程車司機在社會上或許並不是光鮮亮麗的職業,工作發展也有限,但是否有透過「賦能(Empowerment)」的可能性,讓個人、組織、社區,藉由一種學習、參與、合作等過程與機制,使其獲得掌控自己本身相關事務的力量,以提昇個人生活、組織功能與社區生活品質。

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TTAA) 司機扶持身障兒童。

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TTAA) 司機扶持身障兒童。

服務創新與行動設計中心 發展學術能量「不要只做學校裡的老師。」侯老師認為接近場域看見真實,才能解決問題。以計程車與社區需要連結為例,在空間、時間、活動三個象限上重新設計,在甚麼時間?需要幾台車?要協助包車旅遊、送貨、拿藥、接送等。就如同跟老師在學校教書一樣,學校是空間,但老師能在活動上帶給學生多少影響力?幫助學生面對社會需要,甚至是未來的十、二十年的社會光景。

推動學術工作不僅有「坐而言」的學術論述能力,更有「起而行」的社會實踐胸懷。

在張保隆前校長的鼓勵下,侯老師在逢甲大學成立「服務創新與行動設計中心」,從「服務、創新、行動、設計」四方面,將人文帶回產業中,並發展出一套具商業價值的服務設計模式,也就是時間、空間、活動的重新組合,是翻轉社會的一種新型態。例如:提供「服務庫存」的概念發展計程車熱點運算,計程車司機能更有效率、精準載客。有了「服務庫存」的學術研究基礎後,陸續運用在科技部高齡、偏鄉接送之相關計畫,精準地把接送服務導入、調度,滿足社會缺口,發展出一套「偏鄉部落醫療接送共享服務模式」。兩年內已在全台各地完成26.5萬趟交通媒合服務,明顯改善當地居民就醫困難的問題;2021年也以同樣方式發展出確診者接送服務,並以「大學善‧偏鄉伴」計畫獲得第二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福祉共生首獎。

小驢行榮獲2022第18屆《遠見》CSR暨ESG企業社會獎,由侯老師(右)親自受獎。

小驢行榮獲2022第18屆《遠見》CSR暨ESG企業社會獎,由侯老師(右)親自受獎。

善用科技工具 以移動服務社會

在推動的過程,科技與平台便是整合工具。侯老師創辦的「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關懷計程車司機族群,同時提供服務轉型培訓相關課程,讓他們不只是載客,也有針對身心障礙者與長者照顧的專業服務技巧,為台灣高齡社會到宅接送系統未雨綢繆,甚至有部分司機有興趣將照顧服務員做為第二專長發展。從這群「斜槓司機」中會發現,當人被賦能時,是一種由上而下的重新定義工作與自我意義建構過程,讓一群原本只是載客謀生的司機,願意提供服務,站在社會的缺口上發光。

「小驢行DonkeyMove」是逢甲大學衍生企業,2021年入選為培力成員,參與近半年的培訓交流課程後,在2022年1月7日「2030 Impact Accelerator」(全球影響力加速器)決選中,最終從7家社會創新企業中脫穎而出,將代表台灣前往歐洲日內瓦與全球社會創新平台生態圈互動交流。

小驢行提供無障礙到府接送服務,整合跨載具(長照專車、復康巴士、計程車、租賃車…)、跨車隊(個人司機、小型車行與合作社、復康業者、銀髮長照機構…)、跨區域和跨服務(身心障礙者、銀髮年長者、偏遠地區),打造一個具有人文關懷、弱勢扶持的移動服務生態系統,是國內USR結合CSR的典範。

小驢行提供無障礙到府接送服務,打造具有人文關懷、弱勢扶持的移動服務生態系統。

小驢行提供無障礙到府接送服務,打造具有人文關懷、弱勢扶持的移動服務生態系統。

當大學走進社會時 學生學會設計未來

服務創新與行動設計中心、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小驢行,猶如陸海空的力量,三條繩子需緊密綁在一起才會產生社會影響力。當品牌與平台成熟,才陸續出現花木蘭計畫、微光be the light行動等。從社會服務的角度回推到學校裡,學生真實地看到社會,甚至是未來自己也將面臨的長者照護問題,因此「設計未來」學程引導學生思考未來十至二十年,想像家庭、工作、社會的樣貌,盤點台灣未來趨勢,如何面臨人口老化、偏鄉凋零、資源稀缺等問題。教育與社會場域要內外兼顧著實困難,卻有它的必要性,大學更應主動轉型,積極進場。在逢甲大學願意推動與支持社會行動教育之下,加上侯老師一顆願意走出校園的心志,讓我們看見大學真實走進社會的樣子。

「我們永遠不曉得哪個學生未來會成為改變世界的人,但老師能做的就是幫助他活出原本最獨特的樣子。」世界鼓勵人要當第一,但侯老師鼓勵學生做唯一,帶領學生用生命影響社會上的生命,成為世上每一盞最獨特的光,照亮需要的人,為心中的愛流出馨香之氣。

花木蘭計畫-花木蘭照服員司機,二度就業女力賦能。

花木蘭計畫-花木蘭照服員司機,二度就業女力賦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