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站在第一線 實現即時互動的智慧監測與決策 - 逢甲大學GIS衍生企業 準線智慧科技 方耀民董事長/總經理

deco

永遠站在第一線 實現即時互動的智慧監測與決策 - 逢甲大學GIS衍生企業 準線智慧科技 方耀民董事長/總經理

2025.06.01

 文/陳書芸.攝影/陳書芸、準線智慧科技
轉載自逢甲人月刊第392期
更多校友資訊,歡迎加入逢甲大學校友網FaceBook

 

 

逢甲大學GIS衍生企業 準線智慧科技 方耀民董事長/總經理

逢甲大學GIS衍生企業 準線智慧科技 方耀民董事長/總經理。

逢甲大學GIS衍生企業「準線智慧科技」自2013年成立以來,始終堅守在智慧防災與城市治理的第一線,致力於為政府與企業提供高度客製化的資訊管理系統(MIS)、地理資訊系統(GIS)、環境監測物聯網整合(IOT),以及影像判釋與數據加值分析(AI)等全方位方案,成功協助政府部門與企業建立智慧化防災應變能力。自主開發的產品線除已納入數發部共同供應契約,也透過租賃與訂閱模式,協助資源有限的單位靈活導入技術。在影像串流與監控技術領域更具備深厚實力,架設的攝影機數量為全台防災系統中最多、最完整。

準線的卓越表現也屢獲肯定,包括第15屆十大績優暨潛力企業金炬獎、防災科技應用技術優質獎、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獎與金圖獎最佳應用獎;2024年攜手各領域,提升台灣水電韌性,榮獲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獎」,顯示準線的卓越實力。

準線智慧科技團隊。

準線智慧科技團隊。

堅守防災第一線  專業團隊網絡生態鏈

逢甲大學地理資訊中心團隊在1999年921大地震時自備發電機,快速繪製災區地圖協助政府救災,讓社會各界首次深刻體認到地理資訊在環境防災上的價值。如今準線智慧團隊,集結跨領域專業人才,並與逢甲大學緊密合作,許多學生實習後續留任為工讀或正職。不僅幫助學生提早接軌業界,也使公司能提前培育並留才,持續提升整體表現。同時準線智慧也與逢甲建設學院、資電學院、土木系等教師共同承接研究計畫,深化產學連結;與逢甲GIS中心衍生企業:易圖科技、天思數位、天眼衛星等單位,維持技術資源共享,形成從學界延伸至業界的強大協作網絡與智慧生態鏈。

榮獲2024年PMI Taiwan專案管理大獎。

榮獲2024年PMI Taiwan專案管理大獎。

2023年榮獲聯發科智在他鄉優等獎。

2023年榮獲聯發科智在他鄉優等獎。

AIoT完整產品線 致力客製化因應多元需求

準線團隊最早從災防科技出發,逐步拓展為涵蓋3D建模、AI影像辨識、即時監控等技術的全方位智慧城市應用,並在全台落實於許多案場,展現學術界在跨域整合與實務應用上的深厚實力,進一步打造出完整的AIoT產品線,從公網監測、感測器與資料傳輸、影像串流、圖台與資料視覺化,到AI影像辨識與預測分析,串聯出一條具備高度延展性的智慧系統,廣泛應用於智慧防災、智慧城市及智慧管理等多元領域。方董事長以桃園市為例,準線設置超過千個感測器,涵蓋內外水、下水道與路面監測,建立起智慧城市的防災骨幹,在結合氣象局資料比對與歷次災情的AI回溯分析,可大幅提升預警、應變效率與精準度。

「除了套裝軟體,我們也致力於客製化產品,根據每個業主不同的需求,打造專屬的數位解方。」例如水湳經貿園區的資訊規劃,包括導入智慧停車與資訊化設施,奠定今日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金門大橋監測案中,首創將BIM(建築資訊模型)與GIS(地理資訊系統)結合,透過3D模型即時監測橋梁結構安全,成為全台智慧橋梁管理的典範。團隊亦發展AI影像辨識技術,廣泛應用於水利、交通與防災領域,例如辨識地下道淹水、火災濃煙等情況,並即時通報相關單位。與文化資產局合作監測全台106處國定古蹟,更協助政府提早發現並修復受損建物。隨著政府推動工程遠端監控,準線也提供即時影像設備與平台,讓公共工程單位能即時掌握工程進度與潛在風險。

針對重工業高風險廠區,AI火煙辨識系統能即時發出火災警示,搶得黃金應變時間。面對全台高達1,736條的土石流潛勢溪流,團隊設立固定與行動式監測點,並整合資料傳送至手機,讓民眾透過LINE即可查詢降雨量與崩塌預警,為智慧防災與民眾安全再添一層保障。

 

案場施工架設裝置。

案場施工架設裝置。

活化放流水  提高水資源韌性獲黑客松獎

台灣面臨嚴重的漏水問題,台灣自來水公司近年已導入資訊系統進行智慧監測,有效加速漏水點定位與修復,大幅提升整體營運效率。2024年準線智慧科技攜手桃園市水務局、國土署、水利署、農工中心與台灣大學,共同推動「黑水計畫」,以AIoT監測技術活化再生水資源,榮獲總統盃黑客松全國五大「卓越團隊獎」。團隊選定桃園楊梅水資源回收中心周邊農地作為驗證場域,協助水資源回收中心進行廢水再利用,讓回收水灌溉稻田,並結合精準監測與APP控制灌溉時機,不僅減少肥料使用,種出的「碳吉米」不僅符合食藥署安全標準,還媲美日本月光米品質,水質檢測也達灌溉水建議標準的18項規範。

「放流水其實含有一定的養分,有助作物生長,也能減少化肥使用,避免土壤酸化、鹽化等問題,對水資源永續與農業生態都有幫助。現在放流水用在農田必須密集監測,成本高、限制多。若能適度調整標準,應用面會更廣。」方董事長分享,榮獲總統盃黑客松獎項不容易,盼政策能助力讓水資源再利用的效益提升。

2024年「黑水計畫」榮獲總統盃黑客松全國五大「卓越團隊獎」。

2024年「黑水計畫」榮獲總統盃黑客松全國五大「卓越團隊獎」。

打造專屬地端AI模型  加速場域工作效益

準線智慧團隊也協助政府機關建置地端AI模型,打造專屬的智慧查詢系統,讓機關人員能即時查詢業務資料、掌握分析報告重點,有效應對人事異動與知識斷層問題,進一步提升決策效率與智慧化程度。

在ChatGPT、Gemini等大型語言模型(LLMs)普及後,越來越多單位嘗試導入這類工具,但實際操作後往往發現,這些通用模型雖能生成流暢語句,卻因缺乏專業脈絡,回覆容易空泛甚至出現「幻覺」(hallucination),難以真正解決專業需求。而政府與企業更面臨「資料的機密隱私風險」關鍵重點。「資料一旦上傳雲端被模型學習,未來可能會在其他問答中被洩漏。」因此,地端部署逐漸成為主流解方。透過在內部建構語言模型,機關得以建立「專屬版ChatGPT」,針對特定業務進行微調訓練,兼顧效能與資訊安全。例如當組織出現人員異動,新進同仁可直接詢問模型、甚至上傳圖片獲得解答,加速熟悉工作內容。這類地端、大語言模型的在地化應用,未來更朝向「數位助理」演進,透過持續互動與學習,逐步貼近實際需求,為政府與企業帶來更高效率與智慧轉型的契機。

協助企業導入智慧工廠  ESG強化國際競爭力

「營建業是末端產業,但若能從設計源頭掌握碳排係數,才能有效優化用料、落實減碳。」方董事長分享,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EMBA高階103/土水博113)以碳排計算為主題撰寫博士論文,為營建業首度建立具在地實務意義的碳排係數模型,讓設計師能在規劃階段預估RC結構每平方公尺的碳排量,藉由材料選擇進行碳排調整,這對推動傳統產業落實ESG具有指標性意義。

此外準線也協助許多企業落實碳管理與數位轉型。「智慧工廠不只是機器自動化,更是一個整合平台。我們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從碳盤查開始,接著導入數位系統,透過視覺化分析、即時數據回饋,幫助企業高層迅速掌握決策依據。」

智慧工廠從系統整合人員動線分析、設備空間利用率與環安資訊,提升生產效率、優化廠區佈局,更能透過影像掌握現場氛圍,進一步改善員工工作狀態與安全。「這套系統不只自己用,我們也協助其他企業導入,包括申請政府補助、制定碳管理平台、串接第三方認證顧問等,已有越來越多製造業找我們合作,走上數位轉型與ESG並進的路。」

隨著國際企業對碳排與ESG標準的要求日益嚴格,不論是生產端或建築設施都需全面升級,對於外商來台設點,綠建築、智慧建築主動接軌國際規範,台灣的營建與製造業才能在全球供應鏈中提高競爭力。這是準線努力的目標,朝向成為智慧監控物聯網及資源管理產業第一品牌之前進。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