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逢甲大學logo
    :::
  • 首頁
  • 網站地圖
  • English
  • 日本語
  • 在校學生
  • 教職員
  • 家長
  • 校友
  • 招生資訊往下展開
    • 招生資訊總覽
    • 高中生專區
  • 學術資源往下展開
    • 院系所-單位列表
    • 學分學程-輔系-雙主修
    • 通識教育中心
    • 外語教學中心
    • 雲端學習
    • APPLE區域教育培訓中心
    • 體育課程
    • 圖書館
    • 出國研修-國際體驗
    • 傑出師資
    • 行事曆
  • 研究發展往下展開
    • 產學合作處
    • 研究中心
    • 服務中心
    • 產學聯盟伙伴
    • 傑出師資
    • 廠商求才
  • 校園生活往下展開
    • 學習環境
    • 宿舍生活
    • 學雜費與生活費
    • 志工服務
    • 體育活動
    • 行事曆
  • 認識逢甲往下展開
    • 董事會
    • 校長室
    • 逢甲簡介
    • 逢甲新聞
    • 教學單位
    • 行政單位
    • 徵才
    • 高中多元學習專區
    • 地圖與路線
    • 逢甲人故事
    • 在校學生
    • 教職員
    • 家長
    • 校友
    • 首頁
    • 網站地圖
    • English
    • 日本語
:::
    現在位置:
  1. 首頁
  2. 首頁大圖故事
  • 回上一頁

首頁大圖故事

與東京奧運同步 逢甲大學X隈研吾

推到:
FacebookTwitterplurk

這是一件傳世的藝術,我們不是要地標,而是優雅、謙懷的藝術品

 

逢甲大學將在三年內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春雨計畫」。「春雨就是機會,春雨後萬物滋生,」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說,「我們一定要有情懷,做一點我們不一定看得到成果的事情,那才是美好。」

在逢甲大學人言大樓會議室,牆上掛著故宮字畫,米芾、王羲之的書法,就在這間會議室,經過一年時間、前後三次討論,逢甲大學與隈研吾達成共善樓的設計共識。「很多事情要膽子大一點,不要怕;但是也要用心一點,」高承恕侃侃而談,逢甲大學為何找隈研吾設計?共善樓對學校的意義在哪裡?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在這建築物裡所要透顯的,未來大學教育的理念是什麼?這不只是一棟建築物,它代表一個大學的理想,跟它持續不變的精神──那就是人。」 在逢甲大學與隈研吾共善樓建築設計簽約儀式典禮上,高承恕董事長致詞時說。二十世紀,大家要求大、求強、求炫,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二十一世紀我們不再需要高樓大廈,我們面對未來二十一世紀是要善待人跟環境。

共善樓只蓋三層的群聚建築,高承恕董事長認為隈研吾先生不單純是一位建築師,而是一個藝術家同時也是一個良善謙和的哲學家。更重要的是他的理念,他賦予建築的精神。「這是一件傳世的藝術,我們不是要地標,而是優雅、謙懷的藝術品,」高承恕董事長對隈研吾先生說,「這是一本我們合寫的生命書,永不止息的分享與學習。這就是教育。」

完整報導 - 大學是什麼──大好、共善、同樂

 

教育家、設計師與建築界龍頭 齊聚一堂做不一樣的事

 

近年來逢甲不斷創新改革和享譽國際東京奧運主場館設計者隈研吾教授,與一群建築界龍頭交集,期盼改變現況,對教育、建築空間、都市生活,做突破性的改變。除了在臺中市水湳經貿園區,高市值、大面積新校地上,聘請隈研吾教授,實踐共善理想的建築,樓高兩層,綠意盎然。不談容積,但求人與環境的善意相待。更在此理想下,財團法人「臺灣建築教育基金會」應運而生,2019年11月25日宣布正式成立,並禮聘隈研吾教授擔任榮譽董事,邁向國際。

「臺灣建築教育基金會」是由中部一群建築、營造領域的菁英所共同發起,這群中堅份子長期與逢甲大學合作,不管是在國內外偏鄉設置小書屋、建置臺灣學界最大機器手臂、或於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展出等,互相支持、彼此感動。今後將結合產業及學術界之資源,促成建築與相關專業之躍進與環境永續。以逢甲大學為主體成立的建築教育基金會,有三大核心目標,包含引進國際產業及學界資源、赴海外研習與當地產業連結、透過各種進修學習管道洞察全球趨勢。

甫成立的基金會,在大家的推舉下,由逢甲大學高承恕董事長擔任首屆基金會董事長,發起成員有聯聚建設江韋侖董事長、麗明營造吳春山董事長、龍寶建設張麗莉董事長、成中恆營造施鵬賢董事長、彰慶營造斯彥誠董事長等人,並持續邀請全國產學界的專家學者加入。「臺灣建築教育基金會」的運作不侷限於逢甲大學及中部產業,未來盼能將影響力擴大,給臺灣建築教育一個新的契機。

基金會最難能可貴的是,禮邀隈研吾教授擔任榮譽董事,並獲欣然首肯。隈研吾教授自2015年受聘為逢甲大學講座教授,並獲頒榮譽博士。2018年開始為逢甲大學設計臺灣第一座校園建築「共善樓」,隈研吾教授「以人為本、以自然為師」的理念,與逢甲大學「大好、共善、同樂」的理想相互契合。相信「共善樓」的誕生,不僅是臺灣校園建築的新里程,也將會是每一位逢甲人重要的精神座標。

基金會成立當天,隈研吾教授除了親自出席基金會成立典禮,也以「共築未來Building our Future」為題分享「共善樓」及其他作品,體現建築如何以謙和及友善的方式面對環境。

 

 

隈研吾Kengo Kuma 2020東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設計統籌

 

隈研吾,國際建築大師,為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設計統籌;2016年逢甲大學禮聘隈研吾教授擔任本校建築專業學院講座教授及校園規劃顧問。

其建築作品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運用木材、泥磚、竹子、石板、紙或玻璃等天然建材,結合水、光線與空氣,創造外表看似柔弱,卻更耐震、且讓人感覺到傳統建築的溫馨與美的「弱建築」,有「隈研吾流」之稱。

曾獲日本、義大利、芬蘭等國之建築獎。知名作品有「龜老山展望台」(1995)、「水/玻璃」(1995)、「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95)、「森舞台/宮城縣登米町傳統藝能傳承館」(1999)、「石之美術館」(2001)、「馬頭町廣重美術館」(2001)。近期作品有「長城下的公社/竹屋」(2002)、「長崎縣立美術館」(2005)、「三得利美術館」(2007)。2015年12月22日以奈良法隆寺五重塔概念的設計,擊敗大師伊東豊雄團隊出線,拿下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設計案。

 國際建築大師 逢甲講座教授 隈研吾Kengo Kuma

 

 

相關連結

  • 大學是什麼──大好、共善、同樂
  • 逢甲大學與建築大師隈研吾合作 設計「共善樓」 打造國際級一流校園
    • 回頁首
    • 回上一頁
    • lp.xsl:,cp.xsl:
    :::
    2016畢業典禮

    通過A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另開新視窗.
    Valid XHTML 1.0 Transitional
     
    footer_logo

    Copyright©逢甲大學Feng Chia University
    407802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407032 台中市西屯區逢大路127號(交通導航地圖)+886-4-24517250 | 隱私權聲明

    瀏覽人次200598886
    更新日期2021年0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