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逢甲大學logo
    :::
  • 首頁
  • 網站地圖
  • English
  • 在校學生
  • 教職員
  • 家長
  • 校友
  • 招生資訊往下展開
    • 招生資訊總覽
    • 高中生專區
  • 學術資源往下展開
    • 院系所-單位列表
    • 學分學程-輔系-雙主修
    • 通識教育中心
    • 外語教學中心
    • 雲端學習
    • APPLE區域教育培訓中心
    • 體育課程
    • 圖書館
    • 出國研修-國際體驗
    • 傑出師資
    • 行事曆
  • 研究發展往下展開
    • 產學合作處
    • 研究中心
    • 服務中心
    • 產學聯盟伙伴
    • 傑出師資
    • 廠商求才
  • 校園生活往下展開
    • 學習環境
    • 宿舍生活
    • 學雜費與生活費
    • 志工服務
    • 體育活動
    • 行事曆
  • 認識逢甲往下展開
    • 董事會
    • 校長室
    • 逢甲簡介
    • 逢甲新聞
    • 教學單位
    • 行政單位
    • 徵才
    • 高中多元學習專區
    • 地圖與路線
    • 逢甲人故事
    • 在校學生
    • 教職員
    • 家長
    • 校友
    • 首頁
    • 網站地圖
    • English
:::
    現在位置:
  1. 首頁
  2. 首頁大圖故事
  • 回上一頁

首頁大圖故事

逢甲大學ⅹ東京大學

推到:
FacebookTwitterplurk

 

遇見大師 欣賞、聆聽、學習、內化。 你的青春 你作主。

 

國際建築大師 逢甲講座教授 隈研吾Kengo Kuma

 

隈研吾,國際建築大師,為2020年東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設計統籌。

2016年3月28日上午,本校高承恕副董事長、李秉乾校長、黎淑婷院長及建築專業學院師長一行,親赴日本東京隈研吾教授事務所拜訪,禮聘隈研吾教授擔任本校建築專業學院講座教授及校園規劃顧問。隈研吾教授當場欣然同意應聘,逢甲大學將借重其在建築及規劃領域的專業及影響力,強化本校師生之建築專業知能並拓展國際視野,協力形塑新時代的高等教育。

其建築作品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運用木材、泥磚、竹子、石板、紙或玻璃等天然建材,結合水、光線與空氣,創造外表看似柔弱,卻更耐震、且讓人感覺到傳統建築的溫馨與美的「弱建築」,有「隈研吾流」之稱。

 

 國際建築大師 逢甲講座教授 隈研吾Kengo Kuma

國際建築大師 逢甲講座教授 隈研吾Kengo Kuma

 

國內第一所建築專業學院

 

逢甲大學首創國內第一所建築專業學院,採大一、大二課程不分流,大三以上提供不同的課程模組讓學生選擇修讀建築學位學程 (五年制)、室內設計學位學程 (四年制)、創意設計學位學程 (四年制),課程模組間可互相串連,並搭配更多大師及業師開設的小模組課程 ( 如 LEED LAB、FAB studio、社區規劃、行銷創意等 ) ,提供學生與實務近距離選讀,製造更多元的課程選擇。

 

國內第一所建築專業學院
 

 

TTT國際設計工作營(Taichung、 Tokyo、 Turin) 


TTT國際設計工作營是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與日本東京大學隈研吾研究室、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共同舉辦的重要國際三角移動之年度活動,持續提供各國師生深度交流的平台。

2015年8月,逢甲大學建築系以「Water and Shadow」為主題揭開工作營序幕,設計實作的成品放置於本校門口,已成為人潮停留的重要節點。2016年3月,第二屆活動在日本東京大學展開,以「Tokyo Roji Pavilion」為主題,持續探索都市紋理與生活的關係。2017年將移師到到義大利知名學府都靈大學舉行。

 

TTT國際設計工作營(Taichung、 Tokyo、 Turin)

TTT國際設計工作營(Taichung、 Tokyo、 Turin)

 

TTT國際設計工作營 @ Tokyo _ 建築專業學院學士班余尚芸


我一直好奇在相同領域裡,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會從什麼樣的角度看待設計這件事。遠遠超過我預期地,從對解題的出發點便相異甚迥。「藝術的」(Artistic)一詞套用在Roji裡,我們會認為它可以單純到只是一面塗鴉牆,或是賦予它像家的點綴。而在歐洲人眼裡,藝術的建築就是浮誇的曲線、是在黑白畫面人群中唯一向你招手的紅衣女郎、是一個擁抱自我的心理狀態,不需要有依據地展現設計師的特色。

謙遜的建築,這是我在日本感受最深的法則。從東京的市容、日本人的生活態度到這次設計主題的訓練,都在提醒我這句話----”Work hard, stay humble.”。我很慶幸也很驕傲台灣的建築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因為欣賞甚至是崇拜的關係而在許多觀念上和日本是雷同的,我們很容易理解彼此的概念,能迅速抓到隈研吾老師所要傳遞的訊息,和當地的學生有「 え~~~~ 」驚嘆聲在對話中出現,帶著興奮的理解,雖然我們不擅長激進地不斷提出意見和想法也常雖然我們不擅長激進地不斷提出意見和想法,但如長流細水,緩緩的,才有聆聽的空間。

和年紀及經驗比你長許多的建築人同組的好處就是,你永遠都能從他們身上獲得更多的東西。他們的經驗為我的想法假設後果,提出的想法也好,質疑也好,我毫無點墨的胸脯接收一切外來的訊息,經過討論後消化成為 我的潛在知識的一部分。

建築專業學院學士班余尚芸
建築專業學院學士班余尚芸

 

相關連結

  •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 招生資訊_大學部
    • 回頁首
    • 回上一頁
    • lp.xsl:,cp.xsl:
    :::
    逢甲人物

    通過A優先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另開新視窗.
    Valid XHTML 1.0 Transitional
     
    footer_logo

    Copyright©逢甲大學Feng Chia University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台中市西屯區逢大路127號(交通導航地圖)+886-4-24517250 | 隱私權聲明

    瀏覽人次185096816
    更新日期2019年12月10日